9 月 28 日,广东医科大学 2025 级港澳台新生交流座谈会在东莞校区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次座谈会以“赋能成长、共融发展”为核心,旨在帮助港澳台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明晰学业发展路径,同时深化其国家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东莞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杨柳、朱寅清,学校对外交流合作部、教务部、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相关领导、新生辅导员,以及2025级10名港澳台新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交流座谈会,会议由对外交流合作部郭绍波主任主持。

多维宣讲:筑牢安全防线,明晰学业政策
对外交流合作部郭绍波主任首先对港澳台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校区布局等,并重点解读了《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相关要点,介绍了职能部门及学院在港澳台学生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并鼓励新生珍惜求学机会,在广东医顺利开启人生新篇章。
随后,东莞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朱寅清以“高校领域国家安全风险防范”为主题开展宣讲。她结合多起高校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教育领域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让在场师生对国家安全的内涵与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朱寅清同时指导新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通过正规渠道反馈问题、妥善应对,呼吁同学们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争做守护国家安全的“青春力量”,共同维护祖国的安全与稳定。
会上,教务部叶曼纯老师聚焦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课程与学分认定进行了政策宣讲。她依据学校相关文件规定,逐一解读了港澳台学生免修军事理论、政治理论课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国情教育课程的选课平台、课程模块、申请流程与考核标准,并特别提醒新生,国情教育课程学分是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建议大家结合自身兴趣与学业规划合理选课,确保学业规划顺利推进。
师生分享:传递成长经验,指引发展方向
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春丽围绕“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主题与新生深入交流。她强调,港澳台学子作为连接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重要纽带,要坚定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在学好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主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传统医德文化与智慧等带回港澳台地区,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使者与纽带,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建壮从“成长与发展”的角度,为新生提出三点建议。其一,深化交流互鉴,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他鼓励新生打破“同乡圈”局限,主动融入班级、社团等集体,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多交流、多互动,在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观念差异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理解力与包容力。其二,把握时代机遇,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希望新生主动关注国家发展大局,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让学业方向更清晰、职业舞台更广阔。其三,学会主动求助,善用支持网络。他表示,无论是学业困惑还是生活难题,都要及时与学校辅导员、班主任沟通,学会利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业辅导站等资源,快速度过适应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个人成长成才中去。
互动交流:解答疑惑难题,凝聚奋进力量
在自由交流环节,新生们纷纷结合自身情况提问,现场氛围热烈。“毕业后想在内地医院实习,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港澳台生考研,如何申请,有哪些渠道?”,针对新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场老师们分别给予耐心解答。
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温馨时刻。本次交流座谈会不仅为港澳台新生搭建了与学校、老师、学长学姐沟通的桥梁,更让新生对国家政策、学业规划、涉外安全防范有了全面认知,为其后续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实现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图/宋雪洁)
